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

【我與Vtuber的回憶】殞落的天使--Amarilli





Amarilli是巴洛克早期作曲家卡契尼筆下的一名姑娘,是主角追求的佳人。而我結識的Amarilli,是一名歌聲如天使般的VsingerVirtual Singer,以虛擬形象活動的歌手)。她是日本音大畢業的女高音,特別擅長艱澀的巴洛克音樂,這種許多現代音樂家很難掌握的古曲,她能唱出那時代的委婉抑鬱;而唱起聖歌來,更是珠圓玉潤,出塵不染,如聖光降臨。比莎拉布萊曼少了多餘的人工混音,更純粹純淨;比海莉少了造作,真實脫俗。

但這種歌手為何不是唱片歌手,卻在網路上流浪?Amarilli說她自幼無緣習樂,但於心嚮往。而立之後,進入音大從最基礎開始學習,每天練習的時間不多,比起大量機械的「腦死」練習,她採用頭腦清醒的練習方式,每天只練15分鐘,不知不覺竟成了音大首席。然而報考藝大竟慘遭三度淘汰。陷入低潮的她,為了重整心情,開始在網路上活動。

她的演出與眾不同,在這流行當道的年代,她只唱古典,VtuberVirtual Youtuber,意即虛擬主播)間流行合作直播,她卻不認為有鋼琴Vtuber能幫她伴奏,堅持只用伴唱帶伴奏。她選歌冷僻生硬,只做純粹的音樂,只做她自己。活躍在網路,不入俗套,出淤泥而不染,如此吸引了一群愛樂者。

失意才人,所失者,乃所求之意,所得者,卻是無心插柳。

而我是2005年在鮮網出道的作家,因緣際會,蒙熱心的漫畫家黃耀傑指點,學習編劇及創作技巧,接著在鮮網作家討論版指點其他作者,最後成為初代作家討論版版主(事見〈我的小說創作歷程 在那網文沒有收益的年代〉。卸任後,閉關苦學,希望有朝一日成為簽約作家。十年之後重出江湖,卻人事已非:鮮網已逝,文友也不知所蹤,小說網已濫竽成海,漂泊茫茫海中,讀者在何處?

但有心寫作無人問,無心剪片客成群。因緣際會,開始在Youtube上發些有趣的影片,後來關注Vtuber後,發現Vtuber雖是二次元的小眾文化,但當中不乏才華出眾但訂閱很低的人,我同病相憐,剪輯了許多這種實力派Vtuber的影片;不知不覺,已累積了上千名訂閱,成了觀眾眼中的「音樂系烤肉MANVtuber的中文圈裡將剪輯翻譯Vtuber 的影片稱為「烤肉」,發佈「烤肉」的人稱為「烤肉MAN」),而Amarilli也是其中之一。

挖掘出Amarilli之後,她成了我頻道的「固定班底」。然而不出數月,她突然宣布停止活動,不是結婚,也非疾病,只說與音樂有個更好的機會,而且為此,她要下架所有影片和直播存檔。

當時她有一千多名訂閱,幾乎全是愛樂者,當中還有外文觀眾。眾人都很惋惜:人海茫茫,知音難覓,如此歌聲,又要何處尋?但憑此歌聲,必能讓彼此再度相遇吧?只好祝她鵬程萬里,盼有朝一日能在音樂廳重逢。

之後,我的頻道便成了觀眾緬懷之處。我對古典聲樂曲幾乎外行,而Amarilli選曲冷門,為了上字幕與翻譯,我費煞了苦心,也學習了許多,還因此開了「藝術歌曲文言文翻譯」的系列。

Amarilli引退的同一期間,東京交響樂團合作的Portameta計畫推出了鋼琴Vtuber,推廣古典音樂。這項計畫要挖掘各種因故無法登台的頂尖音樂家,無論資歷、國籍、年齡、性別,計畫主審便是東京交響樂團的正指揮原田慶太樓。我發現這計畫時,心想:莫非Amarilli投奔這項計畫了?這絕對會是日本頂尖音樂家的新戰場,她能在甄選中脫穎而出麼?但目前只徵選了鋼琴家,會輪到她麼?

不久,果然便有了她的消息,但卻是另一個流行文化的Vtuber經紀公司。觀眾密報有位號稱「音大首席女高音」的Vtuber出現,正是那熟悉的聲音!況且Vtuber音樂家很少,如何有那麼多的「音大首席」?不是她又會是何人?但在Vtuber的文化裡,換了經紀公司、形象與名號,便是「轉世」。「轉世」必須放棄「前世」,因此便連「魂」的話題也成了禁忌。但音樂Vtuber人數不多,主修與音色都各有特色,很好辨認,況且還用同樣稱號,這是「號召舊雨」嗎?

接著見那形象:Amarilli優雅大方,那新人妖嬈放蕩。我一喜一憂:喜的是新形象迎合市場,憂的是與她氣質不合。如此迎合市場,必會疏遠古典,觀眾必不通音律,掌聲氾濫,必會鬆懈退步。再翻了其他資訊,發現那新人開始活動的時間點,竟是Amarilli宣布停止活動的同一個月。要知道:Vtuber的準備期至少要三個月,如此「皮」、「魂」不搭便說得通了。我暗暗擔心:人在困境,莫要飢不擇食!但又盼只是多慮。我依然想聽那天使之音,有些未成功演唱的歌還要等她來完成。

於是通知了觀眾,大家大喜若望,紛紛訂閱,但不久後都黯然而歸。一切竟都如我所料:雖人氣翻倍,但歌聲已失了韻味,便連音準也出了差池,這是以往不可能發生的失誤!

我感慨萬千,孔子云: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。」誠如其然!以往的音樂堅持都已成了過去,即便Amarilli「歸來」,昔日歌聲應也回不來了。

我心下駭然:若我被出版社簽下,能逃如此命運麼?二十年前,作家前輩納蘭真勸我先寫些出版社喜歡的作品,接著就能寫自己想要的作品。那時我說:「我現在就可以寫自己想要的作品!」同樣是納蘭真,她抱怨出版社要求「拉肚子寫作法」,要求作家像拉肚子大量寫作好賣錢,勸我不要寄望出版社。而類似的話許多出書前輩都曾說過,勸誡後進不要誤入歧途。然而作家不簽約,還有何出路?

二十年過去,出版時代變成自媒體的時代。人都以為「自媒體」是自由創作者的出路,殊不知這只是一廂情願!昔日創作靠出版社或經紀公司出頭,現在卻要靠演算法,命運一樣都在財團手上,創作者同樣沒有自由,閱聽眾仍然無法自由選擇。

可憐作品無人問,徬徨冀盼命運,自亂陣腳,最後迷失自我。然而大紅大紫,又受閱聽眾喜好和公司束縛,無法精進,依然迷惘。發達徬徨,不發達亦迷惘。當如何才好?當創作出於真心時,作品才真的有生命力。如果經濟能力可以支持自由創作,不受拘束,心無罣礙,琢磨精進,磨出最純粹的作品,那才是創作者最幸福的事!

此時Amarilli的影片已刪,歌聲也已失,我的頻道成了歌迷最後回味之處。然而不久也遭遇厄運!一日深夜,Amarilli私訊要求我刪除頻道上所有她的演唱剪輯。其實我發片並未違反與她的約定,始終她都知情同意,只是她「轉世」後涉及新的經紀公司。在Vtuber「傳統」營業模式中,「轉世」不僅要放棄「前世」所有資產,還要抹滅一切痕跡。這種文化履遭非議,也有公司與創作者採取「加盟」的方式,保留昔日作品;但看來這間公司屬於前者,「音大首席女高音」只是廣告號召,並非「相認密語」。

無論如何,我只能尊重她「現在工作需要」,於是通知觀眾,然後將影片下架。也藉機轉告Amarilli觀眾的思念,雖然現在有「很像的人」出現,但Amarilli的歌聲才是最棒的。然而她卻未醒悟,仍希望我們能在某處再次相遇。

我暗暗嘆息。「此聲只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」天使降落凡塵,希望帶來福音,卻染上了塵埃,再也唱不出福音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首頁 上一篇:
較舊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