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

【以古觀今】「邦交國」的意義?



「邦交國」這個概念來自歐美,在清朝末年之前,東亞從未有「邦交」和「駐使」的概念。東亞的外交是「宗主國」與「藩屬國」的關係,建立在誠信與互助之上,平常「遣使朝貢」與「賞賜」,有難時互相幫助,若一方失信,友邦就會變敵國。這種外交關係雖然原始,但卻最為實際。

但歐美的「邦交國」關係,到現在看起來,已成了大國拉幫結派,小國耍賴賺錢的「互利」管道。大國在聯合國需要拉票數,小國掌權者需要錢,於是大國不問善惡,灑錢養小弟,小國不問是非曲直,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。如此聯合國成了大國的博奕,什麼事也辦不成,比如伊拉克問題、ISIS問題、烏克蘭內亂等等(有沒有發現都是美國PK俄國);而耍賴小國繼續荒淫無道,人民生活數十年沒有改善。

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抨擊聯合國是個只有嘴巴的老虎,「邦交國」制度的弊端也漸漸浮現,反而是原始的外交關係最實際,不會有人想要一個只會討錢的朋友,也不會有人想參與一個殘廢的武林大會。我想,虛偽的「聯合國」和「邦交國」制度會在下一個世紀漸漸瓦解。

本文記於2018/8/3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下一篇:
較新的文章
首頁 上一篇:
較舊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