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

為何東方人比較玻璃心



中國的孩子們活得太壓抑,所以很容易玻璃心,一不如意就爆怒、感情用事。洋人稱呼這為emotional,或簡寫成EMO。

FFF(Final Fantasy論壇)的一個朋友如此跟我解釋這形容詞:
十幾歲的小孩往往會表現得EMO好引起別人注意。

在西方國家,只有十幾歲的小孩會EMO,假若過了二十歲還被人說成EMO,那就是幼稚不成熟了。然而亞洲人,尤其是華人,行為處事多少都有點EMO,我們是不是該檢討了呢?

在社會群體中,越重視整體成就、壓縮個人心理空間的環境,個體就越想擴展心理空間,以平衡心裡需求,因而表現得EMO。十幾歲的小孩由於正在學習、符合社會期待,所以比較容易EMO。而亞洲人,尤其是華人社會,非常要求個體符合特定的規範,個體心理空間壓縮得比西方社會要嚴重,所以即使是成年人,也較同年齡的西方人EMO。

EMO是平衡心理需求的表現,然而也是個體間衝突的來源。

每個人的心理空間就像一個彈簧,平時若處於不受力狀態,其能發出的反彈自會很小。但若平時就處於壓縮狀態,哪日插栓鬆脫,反彈力道就會很大,此時若觸動另一個彈簧,另一個彈簧可能會壓縮、反彈,或甚至被打掉插栓,開始劇烈震盪。

這就是個體間的衝突。或許你已經看到了,這可能是一種連鎖反應。

所以華人世界應好好地檢視自己的社會形態:哪些規範是合理的、必要的?又有哪些規範只是為了某些特定人士設計,以滿足其私欲?給個體合理的尊重、合理的表現機會,不要一味的要求個體遵守某個未經檢驗、或早已不符時代的規則。讓每個個體都有恰當的心理空間,使個人不再EMO,減少衝突,達成真正的和諧社會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下一篇:
較新的文章
首頁 上一篇:
較舊的文章